 |
-
- 作者: 越智真人
- 原文作者:Ochi Masato
- 譯者:賴祈昌
- 出版社:采實文化
- 出版日期:2014/06/12
|
會發問,比「傾聽」更重要! 【超圖解】40個開場 • 接話 • 打破心防的問話技巧! 面試、簡報、談判、戀愛……,任何場合都能輕鬆面對!
就算不善言辭也沒關係,從今以後,炒熱場子、說服各種人,都只需要一個好問題。 第一本讓讀者狂按讚的「問話教科書」,因為它能讓你:
.各種話題都能接招,再也不是「句點大王」! .第一次見面也無妨,跟誰都能聊不停。 .總是能帶動氣氛,讓場面熱絡、超high。 .誰都願意對你坦白,說出「不能說的祕密」。
想在社會上打滾,如果無法「面對面溝通」,根本什麼也做不成。身為一名上班族,除了和公司內部聯絡、報告,向上司提出企劃案外,還得和客戶周旋;時常必須配合對方的臉色說話,由不得你拒絕。LINE或許很方便,卻容易讓人變得不愛「當面說」,一想到要「面對面」說話,就緊張得連話都說不好?偏偏,生活中有太多必須當面說的時刻,像是:
.心儀許久的工作機會,終於打來約面試了! .有非常重要,攸關升遷的簡報要對上司報告。 .一筆大生意只差最後與大老闆見面,就能談成。 .朋友要介紹不錯的異性給自己認識,且對方條件超優。
這些只差「臨門一腳」的關鍵時刻,如果因為自己的不善言辭、害怕面對面,讓煮熟的鴨子飛了,豈不讓人飲恨。難道,只有「很會說話」的人,才能在任何場合都不緊張嗎?
◆懂得問話技巧,只用一句「開場白」,也能讓對方說不停!
本書作者越智真人強調,溝通的重點在於了解對方,讓對方「盡情說」才是重點,絕非我們拚命找話題。只要問得好,一個問題能得到一百句回答,就算再怎麼口拙,場面依舊熱絡。只要懂得發問,即使不善言辭或根本是外行人,也能和大人物或專家對談,因為回答的人是「對方」,不是你。
下列這些常見時刻,許多人都只會用制式的問答,其實,只要換個問法,就能打開對方的話匣子,說話高手通常這樣問:
【情境1】初見面時, 一般人常問「請問,您是哪裡人呢?」 若像問卷調查般詢問,話題會就此打住,對方只回答「台北」就沒了,你也無從再深入,陷入一片沉默及尷尬。「開放式問題」才是最高明的問法,只要改成:
Q:「請問,您一直住在台北嗎?」 A:「不,我是花蓮人。只是從家鄉來台北工作。」
此時,話題會出現「家鄉」、「花蓮」等新的關鍵字,只要順著關鍵字問,話題就能不斷延伸。
【情境2】交換名片後,只看一眼就收起來 名片往往隱藏許多值得「發問」的線索,像是:
Q:「您的姓氏真少見,和您的家鄉有關嗎?」 Q:「好大器的公司名稱,有什麼由來嗎?」
名片從材質到顏色等,處處都是聊天題材,只要開口問,就能了解一個人,甚至套出想要的答案。
◆你以為安全的制式問法,多半是造成冷場、尷尬的開始!
此外,有些你以為「安全」的問法,說話高手要告訴你,越是這樣問,越犯了大忌。他會這樣說,像是:
●「想了解對方」時:我們多半問「你喜歡什麼呢?」說話高手則會問「你討厭什麼呢?」 因為在心理學上,「討厭的事物」才是人類對自我的投射,也就是他的本性。可以告訴對方這是心理測驗,藉此延伸出更多話題。
●「想安慰對方」時:我們常說「我很了解你的心情。」說話高手反而不會強調「感同身受」 因為,我們很少能真的了解對方的心情,因此,說話高手會配合主題,利用生活題材來產生共鳴,像是「依我微不足道的經驗來看,是否就像是……呢?」讓對方說出「沒有啦,還不都一樣。」順利融化他的心。
為什麼有人在職場能如魚得水,有人卻老是踩到地雷?關鍵就在於本書收錄的這些「說話眉角」,包括:
(1)一直「附和」,會降低信任度。 (2)越親近,話越不能亂說。 (3)問題不能多,「5個」最剛好。 (4)讚美不要親口說,轉述第三者的話更有效。 (5)「美食」,炒熱氣氛的最佳話題。 (6)仔細聽,關鍵字都在「開場白」裡。
本書特色
(一) 最實用的圖解說明:每個技巧均搭配清楚圖片,一看就懂,說話不打結。 (二) 最豐富的說話情境:收錄常見的情境,如何開口、如何回答,盡在本書。 (三) 最全面的問話技巧:書中有許多打開話匣子的好問題,任何場合都適用。
名人推薦
★兩岸知名企管講師˙商周專欄作家 謝文憲
|
‧學會「問話」,人脈、錢脈不請自來
第1章 發問的10個技巧──這樣發問,跟誰都能聊不停! ‧不懂發問,你會到處碰壁 ‧要有想法,別總是回答「都好」 ‧適時表達想法,別總是「附和」 ‧太難的問題只會搞砸氣氛,盡量別問 ‧九十%的話讓對方說,話題不斷延伸 ‧別收集太多資訊,避免先入為主的偏見 ‧不在預想中的答案,能激出新話題 ‧隱藏一些本性,「第一印象」會更加分 ‧緊張時,怎麼說最好? ‧別再用「場面話」搏感情 ‧多和櫃姐、店員聊天,訓練發問力
第2章 開啟話題的10個技巧──準備5個問題,打開他的話匣子 ‧「好問題」會激發聯想,讓話題不斷 ‧說話要客氣,最忌「拍馬屁」 ‧了解一個人,先從「小問題」開始收集 ‧你真心誠意的「想問」,他就會一直說 ‧用「你討厭什麼?」來了解一個人 ‧穿著有氣勢,能拿回問話主導權 ‧千萬別說:「我很了解你的心情。」 ‧對方「沉默不語」時,別再丟新問題 ‧越親近的人際關係,話越不能亂說 ‧「意見」代表個性,絕不能說「我沒意見」 ‧問題不能多,五個最剛好
第3章 讓他「再多說一點」的10個技巧──這樣問,對方會滔滔不絕,越說越開心 ‧我提問你回答,搶回主導權 ‧用「關聯性」問法,引出答案 ‧從「交換名片」開始發問,在細節中找問題 ‧漂亮的總結,對方會說得更起勁 ‧適度的「俏皮話」,可以拉近距離 ‧這樣讚美,他會全盤托出! ‧擅長讚美的人,厲害在哪裡? ‧發問時,請著重於對方「現在」的表現 ‧注意對方表情,改變發問方式 ‧「妳真神祕」比「今晚有空嗎?」高明多了 ‧練習「換句話說」,精簡扼要是關鍵
第4章 深入對方內心的10個技巧──絕不能急,「開場白」、「接話時機」很重要! ‧營造「溫暖」情境,對方會暢所欲言 ‧用「戀愛話題」,套出他的背景! ‧請先「老實說」,換取對方的信任 ‧從對方的話中尋找「關鍵字」 ‧不刻意追求答案,更容易問到結果 ‧會說話的人,都不會「直接問」 ‧假裝不在乎,會讓對方越想說 ‧活用「吊橋理論」,讓他說更多 ‧仔細觀察,找出對方的「特殊色」 ‧運用發問術,讓人對你印象深刻 ‧經常反問自己,訓練「發問力」
|

資料來源 : 圖文為原權利人所有,圖片、商品介紹為博客來提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