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|
台灣的奈米科技研究走在全球最前線! 奈米科技是21世紀最熱門的研究與產業新驅力。在奈米尺度下,物質會展現出全然不同的物理化學特性,因此所謂的奈米科技,便是能夠掌控這個尺度的物質基本構件特性,所衍生的新概念和新應用遍及能源光電、電腦半導體、機械工具、生物醫學、環境資源、化學工業等領域,不但創造新一波的科學與產業革命,也將全面影響人類的未來生活。 21世紀之始,美國、日本、歐洲等科技先進國家陸續推動奈米科技大型研究計畫;台灣也不落人後,於2003年□動「奈米國家型科技計畫」,建立跨領域的研究平台,科學家在此相互討論激盪、合作研究,不但產生大量的一流學術研究成果,也與產業界密切商討技術轉移,使這個發展迅速的創新科技領域產生即時的應用,成果極為豐碩。 《奈米科技最前線》這本書訪問將近30位台灣頂尖科學家,請他們暢談科學靈感迸發的一瞬間、在全球獨創的研究主題中開疆闢土的過癮與艱辛、在激烈競爭中合縱連橫的跨領域合作、致力透過奈米科技找到未來生活的全新可能性,令人同感熱血沸騰,充滿期待。 而為了替這個尖端科研計畫培養下一代科學家,這批學者同時參與教育紮根工作,培訓中小學種子教師製作教材,將最新的科學主題帶入十二年國民教育體系,成為全球首例,受到許多國家的注目與學習。《奈米科技最前線》也訪問多位計畫主持人和各級中小學老師,為這個史無前例的「奈米科技K12教育計畫」留下精彩而寶貴的紀錄。 作者簡介 策劃單位: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、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、奈米國家型科技計畫 總策劃:吳茂昆 策劃執行:陳淑美、曾煥基、錢恩才、張民傑 採訪撰稿者簡介 李名揚 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,因為對新聞寫作有興趣,退伍後報考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,曾於《聯合報》主跑一年社會新聞、七年科技與教育新聞,是《新聞中的科學一、二》主要撰稿者之一,亦曾任《科學人》雜誌採訪部主任。 黃奕瀠 政治大學新聞系、慈濟大學人類所畢業,曾任雜誌記者、網路書店科學和人文類採訪編輯、NGO工作者,現為中國時報調查採訪室記者。與同事一起出版《台灣的驕傲》、《消失與重生》、《一起走過。消失與重生》和《台灣關鍵字:十二個社會新動力》等書。 王心瑩 台灣大學化學系、清華大學生科所畢業,曾任職《科學人》雜誌,現為出版社編輯。譯有《克里克:發現遺傳密碼那個人》、《迷戀音樂的腦》、《你保重,我愛你□□我和我的聰明鸚鵡艾利斯》(合譯)等書,合著有《台灣科技產業驚嘆號》。
|
資料來源 : 以上資訊圖文為原權利人所有,圖片、商品介紹為博客來提供,若有侵犯之處請盡速通知本站長隨即修正或移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