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|
聽王浩一精彩解開英雄密碼,
用易經卦象演繹人生智慧,
養成現代人最需要的「新國學力」!
近來一股國學熱正在急速形成,
國學也正在脫下艱澀難懂的刻板印象而變身顯學,
老祖先的智慧再次給了我們新的啟發。
不只是人際關係、應對進退,企業的經營方式、人才與向心力的養成,
都能因國學力的增長,打開嶄新的局面。
本書作者王浩一,是知名的台南城市作家、文史工作者,對歷史情有獨鍾。他的上一本暢銷書是《慢食府城》,不只講吃,還要講食的典故與歷史,讓美食更增添了名為遐想的絕佳調味料。
他與誠品書店合作過一系列的歷史講堂,他對歷史豐厚的理解、特殊的觀點,加上活靈活現的講述方式,風靡了許多熱愛歷史的聽眾。
這次,他存菁去蕪,以一貫生動有趣的方式揉合歷史人物與易經,要來重塑歷史上的九位英雄,賦予他們立體而現代的面貌,讓讀者能重新認識這些豪傑不同以往的一面。
我們同意「選擇需要勇氣」。
但是,「抉擇需要智慧」這個層次更高了。
《英雄的大抉擇》是王浩一歷史筆記系列第三冊,這本書,有九個卦,有九位英雄,他們面對人生的大起大落,題目都不一樣,可是他們的智慧與人生選擇都有讓人深思之處。
尤其,在他們面對不得不的大抉擇之際,所展現的自我克制,冷靜,無悔,與他們所展現的人生態度更令人欽佩。
讓我們一起來重新認識這些英雄:
從《否卦》看二十二歲的范蠡,如何率領越國走出厄運幽谷
從《同人卦》看三十八歲的張良,如何幫助劉邦抗秦滅楚建立大漢
從《蠱卦》看五十四歲的林則徐,如何察禁鴉片撥亂反正
從《大過卦》看四十六歲的方孝孺,如何骨鯁千秋
從《小過卦》看十八歲的恭親王奕訢,如何在天子兄長咸豐帝下自處
從《師卦》看二十五歲的徐世勣,如何多謀善戰
從《中孚卦》看四十五歲的陶侃,如何內心誠信
從《革卦》看四十八歲的王安石,在潛伏著危機的北宋王朝進行改革
從《晉卦》看三十歲的李調元,如何旭日東昇
這幾位英雄,他們的人生面對大抉擇時,他們又展現了哪些大智慧:
一起角逐大位,勾心鬥角,一旦成王敗寇,秋後算賬,落敗者要如何自保?
有機會站在勢力巔峰,面對不斷滋生的野心,炫麗狂舞的魅惑,你的大抉擇又是什麼?
事業一帆風順之際,突然馬失前蹄,還遇上小人耍陰、栽贓,但這豈不是隨著晉升的高度,必然出現的風險?
對肩上有社稷的有志之士,要離開炫耀而成功的舞臺,該如何瀟灑地淡出?
輔弼大成,身居首功,多數人在等論功行賞,頂級核心人物又該如何抉擇?
面對血光滅族之災,值此大抉擇之際,英雄又能仗恃何種驚人的膽識?
在浩一老師的筆下,
歷史原來這麼生動有趣:
林則徐如何用「太極芋泥」這道菜反擊各國使節,為國爭光
春節倒貼「福」字的習俗,原來出自恭親王府鬧的一樁烏龍
摳門的道光帝替皇后祝壽,請客的菜成了如今台南的「魯麵」
乾隆指名要吃「鳳凰蛋」,才子李調元如何變出這道創意料理
名人推薦
英雄識英雄 強力推薦
王之敏(臺南市天主教聖功女中圖書館主任)
何興中(臺南一中物理老師)
吳若權(作家/廣播節目主持人)
陳毓秀(國立文華高中國文老師)
曾定璿(國立臺南家齊女中學務主任)
楊 照(作家、評論家)
詹宏志(網路家庭董事長)
蘭 萱(知名廣播、電視節目主持人)
|
自序:大抉擇前的人性掙扎與智慧
我們同意「選擇需要勇氣」。但是,「抉擇需要智慧」這個層次更高了。這本書,有九個卦,有九位英雄,他們面對人生的大起大落,題目都不一樣,可是他們的智慧與人生選擇都有讓人深思之處。尤其,在他們面對不得不的大抉擇之際,所展現的自我克制,冷靜,無悔,與他們所展現的人生態度更令人欽佩。我們一起來重新認識這些英雄,面對大抉擇時所展現大智慧的英雄。
第一章 十年生聚,十年教訓──范蠡
〈否〉,說的是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,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的道理,這就是否卦。「泰卦」倒轉,成為「否卦」,彼此是「綜卦」,泰極而否,否極泰來,互為因果。
「以儉德辟難,不可榮以祿」,就是道德上要注意儉損,躲避時局的災難,不可去追求利祿,謀取榮華富貴。越國的傾覆危機在即,范蠡選在這個時間走入歷史舞台的聚光圈裡。
第二章 臣原封留足矣,不敢當三萬戶──張良
〈同人〉,說的是「廣闊無私,光明磊落」的道理,理的是「同心同力」的論述。全卦闡明人們之間應以正道和睦共處的道理,與古代「大同」的理想有相通之處。
劉邦與張良確實是天生一對,明主與良佐,他們個性調和,意志溝通,能夠冒險犯難,符合君子的原則,無往不利。
第三章 海到無邊天作岸,山登絕頂我為峰──林則徐
〈蠱〉,說的是「懲弊治亂,謹始慎終」的道理,理的是「天下久安無為,而弊生之」的時刻,要如何「整飭修治」。全卦揭示事物出現弊亂之時,如何審慎拯治,撥亂反正。
「海到無邊天作岸,山登絕頂我為峰。」如此大氣的詩句,這是林則徐八歲時的作品。這位我們熟識的政治家、思想家和詩人,我們以他八歲的詩句破題,一起來重新認識這位在道光年間,最動人的英雄吧!
第四章 死即死耳,詔書不草!──方孝孺
〈大過〉,說的是「剛柔相濟,力求平衡」的道理,理的是「大為過甚」的論述。處在〈大過〉的狀態之際,即是事物的發展有時導致陽剛過甚,陰柔極弱的失常狀態。
方孝孺身處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極力鞏固皇權的非常時期,又陷身在靖難之變的皇權爭奪戰旋渦,他的生命規律如何因應,最後的大抉擇又是所謂何來?
第五章 與皇位擦肩而過的鬼子六──愛新覺羅.奕訢
〈小過〉,說的是「因應時機,小有過越」的道理,理的是「小有壓力之時」的論述。「小過」闡明「過」與「斂」之間的平衡道理。
事物發展過程之際,有時情勢弱小,地位略卑,力量不顯,但是卻要展現稍微過越的張力,不能一昧藏鋒,或是示弱。面對庸君水準的咸豐新皇帝,能力強的六弟要如何自處?
第六章 一旬之間,勝兵二十萬餘──徐世勣
〈師〉,師就是「兵眾」,說的是「統師兵眾,紀律嚴明」的道理,理得是「行動之時,勞師動眾」的論述。
在〈師〉的理解中,看到徐世勣(李勣),他如何「每行軍用師,頗任籌算」,如何以戰略全局發想,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。同時,看他如何善於根據敵我形勢及戰場地形特點,靈活運用不同戰略。
第七章 過爾優逸,恐不堪事,故自勞爾──陶侃
〈中孚〉,說的是「誠信之德」的道理,以及「處誠」的要領,和培養誠信之時的人生功課。
陶侃四十七歲終於披甲上陣,面對亂賊,往後的歲月仕途有起有落,看他如何稟忠篤信其中,也看他如何內心誠信,對國家、對人民,對母親,對自己。
第八章 千古憑高,對此漫嗟榮辱──王安石
〈革〉,象徵「變革」,全卦揭明事務的發展到一定程度亟待變更。也說明改革的道理,甚至指出「變革」之時的某些規律。
王安石在內卦離體三爻的進度頗佳,不過,進展到外卦兌體三爻時,弊端不斷,法條不周延,執行偏差,沒有「和順人心」,改革最終以失敗而告終,引以為戒。
第九章 滴在梧桐上,高低各自吟──李調元
〈晉〉,象徵「晉長」,說的是「旭日東昇」的時刻,全卦揭明事物順勢晉長的途徑與規律。君子從中受到啟示,要昭朗自己的明德。
三十歲的李調元如同冉冉上升的太陽,上晉之勢,蒸蒸日上。青年李調元入翰林院,個性耿直,受到排擠,終獲得「鐵員外」尊譽。
|
資料來源 : 圖文為原權利人所有,圖片、商品介紹為博客來提供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