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,不是數字說了算:跟著陳俊旭博士拆解健檢紅字
    • 作者: 陳俊旭
    • 繪者:劉素臻,黃筑歆
    • 出版社:新自然主義
    • 出版日期:2014/06/24

 

 

破解健康迷思‧看懂健檢報告‧對症自療處方
都在這本自然醫學保健全書


  定期健檢的人一定要看,沒做健檢的人更不能錯過!

  台灣是全世界最流行健康檢查的地方之一,而且有高達96%的成年人檢驗數值出現異常。不過,許多健檢卻是做了等於沒做,因為健檢報告未能詳細解說,民眾常常是有看沒有懂。再加上現行醫療體系對於異常的數值,常缺乏積極有效的應變措施,只能消極地吃藥控制高膽固醇、高血壓、高血糖,無法讓超標的紅字逆轉!

  健檢異常不等於是生病,也不一定要馬上吃藥。為了彌補健檢異常與吃藥生病之間的鴻溝,以《吃錯了,當然會生病》席捲書市、創下30萬冊銷售佳績、帶動台灣自然醫學風潮的陳俊旭博士,帶來了暌違三年的最新力作。他從自然醫學的角度切入,一一破除十二大健檢迷思,深入分析健檢項目為何出現異常,並且設計獨家飲食、營養品、運動等自然對症處方,讓健檢紅字得以逆轉,從此擺脫生病、吃藥的命運。而對於沒有定期健檢習慣的人,更能透過本書瞭解自己是否屬於高風險群,並進一步尋獲修復方案,真正達到預防勝於治療的效果。

  這是一本破解健康迷思,建立正確觀念的保健書
  
  你以為:怕膽固醇太高,就要少吃肉、蛋、海鮮。
  陳博士卻說:錯!95%的膽固醇是由體內製造,而非直接從高膽固醇食物攝取而來。每天吃三顆雞蛋,還可降低壞膽固醇!

  你以為:多喝牛奶,就可以預防骨質疏鬆。
  陳博士卻說:錯!牛乳含有大量的磷,屬於酸化食物,喝太多反而會消耗鈣等礦物質,導致骨質流失。

  你以為:貧血的人,一定要多補鐵。
  陳博士卻說:錯!貧血不一定就是缺鐵,若身體不缺鐵而補鐵,可能會造成胃潰瘍、胃出血甚至肝臟損傷、鐵中毒等後遺症。

  錯誤的保健觀念,比生病更可怕!想要保健,必須先擁有正確知識,否則可能會浪費時間與金錢,甚至會越補越大洞。陳俊旭博士從自然醫學觀點,破解一般人似是而非的醫療常識,讓保健工作得以事半功倍,從此不再走冤枉路。

  這是一本解讀健檢意義,深入剖析身體運作的醫療書

  膽固醇超過200等於是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群?肝指數AST(GOT)、ALT(GPT)越低越好?尿蛋白的「+」字越多,代表腎臟功能越差?尿酸到底該驗血還是驗尿?明明有甲狀腺低下症狀,甲狀腺功能檢查卻正常?腫瘤標記異常,就是長了腫瘤?……

  現代人普遍擁有「預防勝於治療」的觀念,因此勤於做健檢,只是面對花花綠綠的各項數值,常常是有看沒有懂,做了等於沒做。本書以自然醫學的角度,解讀各項健康檢查的意義,深入淺出地剖析各種病症的原因。讀通這一本,不僅能輕鬆看懂健檢報告,還能深入瞭解人體的運作機制,就算有了紅字,也能從容面對,找出最適合的修復之道。

  這更是一本簡單又有效,人人都需要的對症養生書

  補充納豆激酶,可溶解血栓、調整膽固醇;酵母鉻&花旗參,有助穩定血糖;減除環境過敏原,避免血壓升高;多喝抗氧化水,可沖洗尿酸並減少尿酸形成;補充鰹魚胜肽,能有效降低尿酸……

  陳俊旭博士針對現代人的各種常見疾病,從高膽固醇、高血壓、糖尿病到骨質疏鬆、自體免疫失調等,提出各種飲食方針和保健策略,不吃藥不打針就能達到調整體質、改善症狀的效果。讀者可按圖索驥對症自療,就像請了一位自然醫學家庭醫師在身邊,是每個人都不可或缺的養生書。

本書特色

  破除以訛傳訛的健康迷思

  小心!以下都是以訛傳訛的錯誤觀念:改善高血壓,只能吃降血壓藥;飯前飯後血糖值正常,代表不會得糖尿病;肝指數OK,肝功能就OK;只有肥胖的人,才會有脂肪肝;尿酸過高,就會有痛風……
  想要擁有健康,必須先建立正確知識。本書一一破解似是而非的健康迷思,顛覆你原來的觀念,讓你追求健康,不再走錯路!

  提供最先進、最正確的健康新知
  除了破除舊迷思,本書根據最先進的醫學研究,提供最正確的健康新知。包括:為什麼一天吃三顆蛋可以降低膽固醇?飯後愛睏、常餓得發慌,為什麼可能是糖尿病潛伏期?糖尿病為什麼光測血糖不夠,還要測「糖化血色素」與「胰島素」?鈣片類型琳瑯滿目,哪一種吸收率比較高?尿酸到底該驗血還是驗尿?哪些人容易有脂肪肝?……讀通這一本,就等於擁有了最完整的保健手冊!

  最全面的健檢解讀,健檢報告一看就懂
  本書涵蓋最常見的十二項健檢項目,包括膽固醇、血糖、血壓、貧血、尿酸、尿蛋白、肝指數、脂肪肝、骨質疏鬆、腫瘤標記……,以自然醫學觀點重新解讀健檢數據,並對照主流醫學說法,幫助讀者看懂健檢報告。除了常見項目,其餘項目也以簡明圖表解說,將五花八門的健檢項目一網打盡,從此不再霧煞煞!

  在家也能自我健檢,3分鐘檢測出高風險族群
  對於沒有定期健檢的人,本書提供準確的自我檢測,例如:容易喘、稍微運動就會上氣不接下氣……→可能是膽固醇問題;吃完飯後很愛睏、容易餓得發慌……→可能是血壓問題;突然起身會眼冒金星、運動後或平時心臟跳很快……→可能是貧血問題;常熬夜、常喝酒、肥胖、食慾不振、腹脹、一直打嗝……→可能是肝指數和脂肪肝問題;腰痠背痛、關節疼痛、半夜腳抽筋、身高變矮……→可能是骨質密度和缺鈣問題等。

  三分鐘便能測出你是屬於哪種高危險群,同時提供後續的對症保養法。

  結合飲食與營養品,最聰明簡便的對症自療法

  本書提供自然醫學幾千年來最有效、最實用的保健處方,從調整日常飲食著手,例如食物四分法、多吃好油、多喝抗氧化水……,加上適度補充營養品,像是高膽固醇者可以服用納豆激酶、高血壓者可以補充銀杏、鎂和一氧化氮、血糖不穩定者,可以補充酵母鉻&花旗參……等。不吃藥不打針就能調整體質、對症自療,輕鬆擺脫健檢紅字的夢魘。

  陳博士獨家基本飲食套餐
  陳博士多年來不斷推廣正確飲食基本原則,適用於任何健檢異常、任何疾病的人。想要追求健康,只要力行基本飲食套餐,身體就會好一半,其餘再用針對性的特殊療法來加強,80%的慢性病都可逐漸獲得改善!

 

  CH1怕膽固醇太高,就要少吃肉、蛋、海鮮?
——拆解健檢紅字①:膽固醇

CH1-1 一定要破解的5個膽固醇迷思與疑問
Q1. 怕膽固醇太高,就要少吃肉、蛋、海鮮?
‧陳博士小講堂/血液中的膽固醇,只有5%直接來自食物
Q2. 到底一天可以吃幾顆蛋?
‧陳博士健康進階班/為什麼他每天吃25顆蛋,膽固醇仍然保持正常?
Q3. 膽固醇是不是越低越好?
‧陳博士健康進階班/米飯、蔬果、油脂,統統可能變成膽固醇!
Q4. 膽固醇越高,越容易有腦心血管疾病?
‧陳博士小講堂/都是氧化惹的禍
‧陳博士聊天室/以訛傳訛,膽固醇成了黑名單
Q5. 膽固醇過高,身體出了什麼錯?
‧陳博士小講堂/200不是膽固醇的死線200
‧陳博士健康進階班/膽固醇為什麼會太高?又為什麼會太低?
CH1-2 不可不知的3個膽固醇新觀念
新觀念1. 膽固醇是無辜的,關鍵在於「脂蛋白」有沒有氧化!
新觀念2. 每天吃三顆雞蛋,竟然可以降低壞膽固醇!
‧陳博士小講堂/脂肪對膽固醇的影響
新觀念3. 降膽固醇藥物吃多了,小心副作用「心臟病」上身!
CH1-3. 簡單又有效的8個膽固醇調節法
方法1. 納豆激酶,可同時溶解血栓、調整膽固醇
‧陳博士小講堂/納豆激酶怎麼吃最有效?
方法2. 針對寒、熱體質,補充大蒜、山楂
方法3. 卵磷脂可抑制膽固醇吸收
方法4. 多吃蔬果和堅果,補充膳食纖維和植物固醇
方法5. 少吃壞油、多吃好油
方法6. 多吃抗氧化劑、多喝抗氧化水
方法7. 維生素B群,可降低「同半胱胺酸」
方法8. 先疏通血管,再循序漸進運動
‧關鍵知識總複習/三分鐘掌握膽固醇
‧超級比一比/膽固醇新舊觀念對照表

CH2血糖總是高高低低,測血糖只是自欺欺人?
——拆解健檢紅字②:血糖

CH2-1一定要破解的4個血糖迷思與疑問
Q1. 血糖為什麼會高低起伏?
Q2. 飯後愛睏、常餓得發慌,竟是糖尿病潛伏期?
‧陳博士小講堂/第一型糖尿病和第二型糖尿病的差異
Q3. 吃糙米飯搭配青菜、少油少肉,為什麼血糖還是居高不下?
Q4. 血糖過高要小心,血糖過低則有生命危險?
CH2-2不可不知道的3大血糖新觀念
新觀念1. 糖尿病可及早發現、及早治癒
新觀念2. 光測血糖不夠,還要測「糖化血色素」與「胰島素」
新觀念3. 用「8點檢測」全面掌握血糖
CH2-3. 可逆轉糖尿病的的六大血糖調節法
方法1. 酵母鉻&花旗參,有助穩定血糖
方法2. 運用武靴葉,有效降血糖、重建胰臟機能
方法3. 中晚期患者補充硫辛酸,預防末梢神經病變
‧陳博士小講堂/這些營養品也能調節血糖
方法4. 飲食採用加強版「食物四分法」,讓胰臟好好休息
方法5. 避開「高升糖指數」食物,讓胰臟不再疲於奔命
方法6. 運動也可以降血糖
‧超級比一比/糖尿病對策比較:一般醫師VS. 自然醫學

CH3高血壓找不到病因,只能吃降血壓藥改善?
——拆解健檢紅字③:高血壓

CH3-1一定要破解的2個高血壓迷思與疑問
Q1. 改善高血壓,只能吃降血壓藥?
‧陳博士小講堂/吃降血壓西藥前,先了解它的副作用
Q2. 95%的高血壓,都找不到病因?
‧陳醫師小講堂/疾病找不到原因?與「還原主義論」有關
CH3-2 安全又簡便的降血壓6大策略
策略1. 補充納豆激酶、抗氧化劑,有效疏通血管
策略2. 銀杏、鎂和一氧化氮,可放鬆血管
策略3. 排除體內毒素,降低血壓
策略4. 虛證高血壓,要補虛補氣
‧陳醫師小講堂/打鼾可能會引起虛證高血壓,千萬別忽視!
策略5. 高血壓飲食原則,把握五少、二多、四分
策略6. 減除環境過敏原,避免血壓升高
‧超級比一比/高血壓對策比較:一般醫師VS.自然醫學

CH4貧血的人,就要多補鐵?
——拆解健檢紅字④:貧血

CH4-1一定要破解的3個貧血迷思與疑問
Q1. 貧血的人,就要多補鐵嗎?
Q2. 女生都會貧血,所以不必太擔心?
Q3. 貧血百百種,我是哪一型?
CH4-2 缺什麼就補什麼,5大貧血類型保健法
類型1. 缺鐵型貧血
‧陳博士小講堂/怎麼補鐵最有效?
‧陳博士小講堂/異食症可能與缺鐵型貧血有關
類型2. 葉酸缺乏型貧血
類型3. 維生素B12缺乏型貧血
類型4. 維生素B6缺乏型貧血
類型5. 地中海型貧血 & 鐮刀型貧血
‧超級比一比/貧血對策比較:一般醫師VS.自然醫學

CH5肝指數OK=肝功能OK?
——拆解健檢紅字⑤:肝指數

CH5-1一定要破解的3個肝病迷思與疑問
Q1. 肝指數AST(GOT)、ALT(GPT)越低越好?
‧陳博士小講堂/常見的五種肝病類型
Q2. 為什麼AST(GOT)超標,而ALT(GPT)卻正常?
Q3. 為什麼華人特別容易得肝病?
CH5-2 不可不知的4個保肝重點
重點1. 肝指數OK≠肝OK,了解肝臟要「有一套」
重點2. 不喝飲料、手搖杯,避免「果糖」毒害!
‧陳博士小講堂/想吃甜?你可以有較好的選擇
重點3. 草本排毒配方,讓病毒不作怪
‧陳博士聊天室/「沒用的器官」出問題,不如除之而後快?
重點4. 善用抗氧化劑,活化肝功能
‧超級比一比/肝指數判讀對策:一般醫師VS.自然醫學

CH6 只有肥胖的人,才會有脂肪肝?
——拆解健檢紅字⑥:脂肪肝

CH6-1一定要破解的5個脂肪肝迷思與疑問
Q1. 不吃肉、不吃油,就能改善脂肪肝?
Q2. 只有肥胖的人,才會有脂肪肝?
Q3. 哪些人容易有脂肪肝?
Q4. 脂肪肝會怎樣?
Q5. 脂肪肝有什麼症狀?
CH6-2 不可不知的3個脂肪肝治療法
方法1. 補充「疏肝因子」,幫助肝臟排出脂肪
方法2. 緩和的有氧運動,促進肝脂肪消退
方法3. 中藥、針灸,加強肝臟消脂
‧超級比一比/脂肪肝對策比較:一般醫師VS.自然醫學

CH7混濁尿(泡沫尿)=蛋白尿=腎虧?
——拆解健檢紅字⑦:尿蛋白
CH7-1 一定要破解的5個尿蛋白迷思與疑問
Q1. 有蛋白尿,就要少吃蛋白質食物?
‧陳博士小講堂/什麼是「高品質蛋白質」?
‧陳博士小講堂/蛋白質應該吃多少?
Q2. 尿中有蛋白,沒什麼大不了?
‧陳博士健康進階班/認識身體的過濾網——腎臟
Q3. 混濁尿(泡沫尿)=蛋白尿=腎虧?
Q4. 尿蛋白的「+」字越多,腎臟功能越差?
‧陳博士小講堂/尿蛋白檢測的「+」字標記是怎麼來的?
Q5. 什麼是「生理性蛋白尿」,什麼是「病理性蛋白尿」?
‧陳博士聊天室/罹患腎臟疾病,一定要揪出潛在毒素!
CH7-2 溫和漸進的2種腎功能調理法
方法1. 用抗氧化水或抗氧化劑,慢慢修復腎臟功能
方法2. 從事身心運動,間接修復腎臟功能
‧超級比一比/蛋白尿定義對策比較:自然醫學VS. 西醫

CH8 尿酸過高,就會有痛風?
——拆解健檢紅字⑧:尿酸

CH8-1 一定要破解的4個尿酸迷思與疑問
Q1. 尿酸過高,就會有痛風?
‧陳博士小講堂/為什麼「腳趾的第一指關節」最易痛風?
Q2. 尿酸到底該驗血還是驗尿?
‧陳博士小講堂/引起高尿酸血症的常見原因
Q3. 要降低尿酸,就要禁吃普林食物?
‧陳博士小講堂/尿酸濃度上升的生理原因
Q4. 痛風或關節痠痛,一定是尿酸引起的嗎?
‧陳博士小講堂/認識你的關節
‧陳博士聊天室/微波食品到底能不能吃?
CH8-2. 輕鬆預防尿酸結晶的4大策略
策略1. 補充鰹魚胜肽,可有效降低尿酸
‧陳博士小講堂/尿酸也是一種抗氧化劑?
策略2. 超酸體質者,須補充大量礦物質
‧陳博士小講堂/你的身體「酸掉」了嗎?自然醫學教你輕鬆調酸鹼
策略3. 採用「食物四分法」、減少酸化食物攝取
策略4. 多喝抗氧化水,可沖洗尿酸並減少尿酸形成
‧超級比一比/痛風對策比較:一般醫師VS.自然醫學

CH9多喝牛奶,就可以預防骨質疏鬆?
——拆解健檢紅字⑨:骨密度檢測
CH9-1一定要破解的7個骨質疏鬆迷思與疑問
Q1. 為什麼骨質疏鬆很難被發現?
‧陳博士小講堂/骨質疏鬆也可居家檢測
‧陳博士健康進階班/骨質疏鬆的分類
Q2. 骨質流失或骨質疏鬆,補鈣就會好?
‧陳博士小講堂/鈣片要吸收,與膜衣大有關係
‧陳博士小講堂/多吃肉會導致骨質流失,多吃蔬菜會使骨頭強壯
Q3. 多喝牛奶,就可以多補鈣?
‧陳博士小講堂/喝牛奶真的有益健康嗎?
Q4. 鈣片類型琳瑯滿目,哪一種最好?
‧陳博士小講堂╱什麼是胺基酸螯合鈣?為什麼吸收率這麼高?
‧陳博士小講堂╱怎麼補鈣最有效?
‧陳博士健康進階班/酵母型式的礦物質,好處多多
Q5. 為什麼骨質疏鬆會造成腰痠背痛?
‧陳博士小講堂/一天到底要補充多少鈣?
Q6. 骨質疏鬆會有致命危險嗎?
Q7. 哪些人容易有骨質疏鬆?
CH9-2  幫助逆轉的5個骨質調理法
方法1. 足夠的鈣質
方法2. 補充維生素D3
‧陳博士小講堂/Ipriflavone (骨黃酮)也可幫助鈣進入骨骼
方法3. 補充有機綜合維他命
方法4. 補充天然黃體素
方法5. 調整酸性體質
‧陳博士小講堂/中醫這樣補鈣
‧超級比一比/骨質疏鬆對策比較:一般醫師VS.自然醫學

CH10 明明有甲狀腺低下症狀,甲狀腺功能檢查卻正常?
——拆解健檢紅字⑩:甲狀腺功能
CH10-1一定要破解的2個甲狀腺迷思與疑問
Q1. 明明有甲狀腺低下症狀,甲狀腺功能檢查卻正常?
Q2. 檢驗TSH,就能準確判斷甲狀腺異常?
CH10-2不可不知的2個甲狀腺功能新觀念
重點1. 甲狀腺低下只能從症狀判斷
‧陳博士小講堂/測基礎體溫可判斷甲狀腺低下?
重點2. 服用天然甲狀腺素,以「治療」做為診斷
‧陳醫師小講堂/為什麼大多數西醫不採用天然甲狀腺素?
‧陳博士聊天室/藏在天然甲狀腺素下的祕密
CH10-3  幫助調理甲狀腺機能的5個替代方案
方案1. 採用促進新陳代謝的中藥
方案2. 額外補充營養素和礦物質
方案3. 調整飲食內容
方案4. 勤運動、多曬太陽
方案5. 適度紓壓
‧超級比一比/甲狀腺低下對策比較:一般醫師VS.自然醫學

CH11得了自體免疫疾病,終身都無法痊癒?
——拆解健檢紅字11:類風濕因子(自體免疫相關檢測)
CH11-1一定要破解的3個自體免疫迷思與疑問
Q1. 自體免疫因子過高或呈陽性,就是得了自體免疫疾病?
‧陳博士聊天室/診斷,光憑檢驗報告還不夠!
Q2. 得了自體免疫疾病,終身都無法痊癒?
Q3. 自體免疫疾病患者,禁吃人參、黃耆等補品?
CH11-2不可不知的3個自體免疫新觀念
觀念1. 環境中的過敏原&毒素,才是自體免疫疾病的主因
觀念2. 比起測IgE,測IgG更能揪出過敏原
觀念3. 排毒配方+抗過敏營養品,有效治癒自體免疫疾病
‧超級比一比標/自體免疫疾病療法:一般西醫 vs.自然醫學

CH12 腫瘤標記異常,就是長了腫瘤?
——拆解健檢紅字12:腫瘤標記
CH12-1一定要破解的2個腫瘤標記迷思與疑問
Q1. 腫瘤標記異常,就是長了腫瘤?
‧陳博士健康進階班/你應該認識的常見腫瘤標記
Q2. 腫瘤標記指數,可以用來判斷癌症嗎?
CH12-2 不可不知的的2個腫瘤標記檢測新觀念
觀念1. 腫瘤標記不能只看數值,還要看上升速度
‧陳博士小講堂/判斷前列腺腫瘤,不要光看PSA
觀念2. 確診罹癌,腫瘤標記是很好的追蹤工具
‧陳博士聊天室/期待自然醫學在台灣扎根



 

 

 

 

 

資料來源 : 圖文為原權利人所有,圖片、商品介紹為博客來提供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D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